6月28日,汕頭市委網信辦組織開展新媒體看新汕頭——“網信助力·雷‘荔’風行”主題采風活動。邀請網絡達人、鄉土網紅等20多家自媒體代表通過沉浸式探訪與立體化傳播,為汕頭鄉村產業發展注入“數字動能”。
此次活動是汕頭推動“網絡強村”助力“百千萬工程”的生動實踐,更是一場挖掘鄉村魅力、探索發展新機的實踐之旅。此前,汕頭市委網信辦圍繞“網絡強村”主題,在全市組建了13家具有代表性的“鄉村直播間”和13名“鄉土網紅”帶頭人,并組織專業輔導培訓,聯合汕頭市國企在雷嶺荔枝樹下開展助農直播等,全面推進“網絡強村”助力“百千萬工程”。
采風團第一站來到汕頭潮南區雷嶺鎮赤坪村,參加第十八屆潮南·雷嶺荔枝文化旅游季暨“荔”刻出發徒步活動。活動依托綠美雷嶺示范線,精心打造打卡路線,沿途利用口袋公園、景觀平臺等打造多個各具特色的“雷嶺荔枝”主題互動場景、能量補給站,集中展示雷嶺的田園荔鄉風光。
活動當天雷嶺鎮還開放了多個免費自摘園,滿足游客“荔枝自由”的愿望。“家人們,雷嶺的荔枝真是又大又甜,一口爆汁!”網絡達人手持鮮摘荔枝,在直播鏡頭前熱情“種草”,達人直播間瞬間被“求鏈接”“怎么買”等彈幕刷屏,自媒體朋友們通過鏡頭邀請全網觀眾共品“雷嶺荔枝”。
潮南雷嶺鎮素有“粵東荔枝之鄉”的美譽,全鎮荔枝種植面積達4.4萬畝,2025年預計產量達1.54萬噸,是汕頭市面積最大、產量最多的荔枝產區。“雷嶺荔枝”“雷嶺烏葉荔枝”榮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,“雷嶺荔枝”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。如今,該鎮已構建起集種植、加工、銷售為一體的億元級荔枝產業集群,成為汕頭鄉村振興的特色名片。
隨后,采風團一行走進國家AAA級旅游景區——隴田鎮東華村。東華村創新采用村企合作、共建共贏的鄉村振興發展模式,將潮藝、潮俗、傳統美食與鄉村建設深度融合,成功塑造出獨具潮汕特色的鄉村文旅新品牌。依托當地優質的土地和水源資源,東華村在原有香米、番石榴的基礎上,培育出“音樂葡萄”等特色農產品;同時深挖文化底蘊,開發出英歌面具、潮汕粿品鑰匙鏈等文創產品。
采風活動的最后一站,是位于隴田鎮東波社區的沙隴武興魚丸總店。該店歷經60年匠心傳承,已在汕頭、深圳等地開設7家門店。近年來,為拓寬銷售渠道、弘揚潮汕美食文化,該店積極擁抱互聯網,開設線上直播間,通過直播帶貨將潮汕魚丸推向全國市場。采風團成員們在參觀魚丸傳統制作工藝的同時,還與直播間運營團隊展開交流,共同探討鄉村直播運營的創新路徑。
據悉,接下來汕頭市委網信辦將把“網絡強村”作為今年網信部門服務“百千萬工程”的重要抓手,積極探索“互聯網+助農”新模式,引導農民熟練運用網絡“新農具”、投身直播“新農活”、善用數字“新農資”,為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注入“網絡動力”,推動“百千萬工程”走深走實。